2013年6月3日星期一

差一點當了末代皇上——恭賢親王溥偉


自由的百科全書
溥偉
恭親王
前任:奕訢
繼任:毓嶦
愛新覺羅
溥偉
錫晉齋主
封爵親王
封號
旗籍鑲藍旗
籍貫右翼近支鑲藍旗第一族
別名小恭王
出生光緒六年
1880年12月30日
北京
逝世1936年10月10日 (55歲)
新京
諡號恭賢親王
恭賢親王溥偉(1880年12月30日-1936年10月10日),號錫晉齋主滿洲愛新覺羅氏,是第一代恭親王奕訢嫡孫,歷任官房大臣正紅旗滿洲都統、禁煙事務大臣等要職。
1908年10月,慈禧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。在光绪临死前一天,慈禧也行将不起,由于光绪无后,慈禧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,商量立储人选。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,当立年长之人。慈禧听后勃然大怒,最后议定,立三岁的溥仪为帝,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。光绪病危,慈禧传下懿旨,由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承皇位。

  封建传位规则,当初本不该由溥仪当皇帝,按理应选“溥”字辈最年长的侄儿溥伟,此人的祖父是咸丰帝的六弟奕訢。奕訢当初曾协助发动过北京政变并造成“垂帘听政”。可“老佛爷”却偏偏挑中光绪帝的弟弟载沣的长子溥仪,其原因有人猜测是慈禧自认为身体还好,找个小皇帝便于她摆布。
另外,溥仪的祖母是慈禧的亲妹妹,母亲又是慈禧头号亲信荣禄之女。当时,溥伟守在宫外,满以为肯定轮到自己,一见溥仪被抱进去,竟气得大骂了半晌。对此“咆哮宫门”的不赦大罪,慈禧看在他祖父的面子上才隐忍不问。11月中旬,光绪、慈禧奇怪地在两天间双双死去,只好由新太后、光绪的妻子隆裕和自己的小叔子载沣一同扶持溥仪登基。

目錄

  [隱藏

生平 [編輯]

1880年12月30日出生於北京
1898年承襲王爵。
1908年曾被列為光緒皇帝繼嗣人選。慈禧太后死後,與攝政王載灃策劃誅殺袁世凱未遂。
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,與肅親王善耆等人組織「宗社黨」,拒絕在清帝「退位詔書」上簽字,主張整兵一戰,是清皇族中的復辟派。
1912年2月,宣統讓國之後,溥偉先避居京郊戒台寺[1],後轉移到德國佔領的青島
1913年他聯絡駐紮在兗州張勳,策劃「癸丑復辟」未遂。
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日軍佔領青島,溥偉欲借日本勢力復辟清室。在日軍的支持下,他和善耆發起「滿蒙獨立運動」,重建已被解散的宗社黨,還在遼東一帶召納土匪,秘密組織勤王軍。
1916年2月,溥偉在青島期間曾收到前陝甘總督升允東京送來的密函,信中敘述升允在日本聯絡上層力量支持復辟活動。見此信,溥偉遂和善耆加快了復辟步伐,並預謀六月中旬在遼南一帶舉事。可是6月6日袁世凱突然病死,日本政府寺內正毅內閣上台,隨之改變了對華政策,將宗社黨軍隊和蒙古騎兵解散。
1917年張勳復辟,溥偉一旁觀望,沒有參加。
1922年2月善耆死亡,溥偉復辟清室的希望成空。同年秋天,在中國收回青島之前,溥偉從青島移居大連,在黑石礁築室「星浦山莊」(今爲大連星海賓館),閑居中廣交大連文人,賦詩作畫,以打發其惆悵無聊的日子。他的《春日》詩最能表達復辟無望的心情。
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,日本帝國爲誘迫溥儀早到東北籌建滿洲國,將溥偉從大連接到瀋陽,讓其當「四民維持會」會長,揚言要以溥偉爲首建立「明光帝國」。日軍還讓溥偉穿上王服,在滿洲國警憲的簇擁下祭陵。溥儀得知這一消息,急忙來到旅順,順從地當了日本的傀儡皇帝。從此,溥儀對溥偉心存戒慮,總是怕溥偉會奪去帝位,始終沒有給溥偉一個職位。
1936年初,溥偉安排妻室攜子女及私房細軟分別回原籍。側室周佳氏攜么子毓嶸在滿洲章姓嫡系的護衛下遷移長白山。 至此不久溥偉猝死新華旅社裏,死因不明,享年五十六歲。

父母 [編輯]

其父為奕訢次子載瀅,其母為載瀅的嫡福晉赫舍里氏,但過繼給奕訢長子載澂

 [編輯]

  1. (未命名)
  2. 毓嶙
  3. 毓岏
  4. 毓崧
  5. 毓岎
  6. (未命名)
  7. 毓嶦
  8. 毓嵂
  9. (未命名)
  10. 毓嶸

 [編輯]

  1. 毓嵋# (佰芝)

注釋 [編輯]

  1. ^ 老恭親王奕訢曾在戒台寺隱居10年。
恭親王世系
清宣宗世系的分支
出生於: 12月30日1880年
逝世於: 10月10日1936年
王室頭銜
前任:
郡王銜果敏貝勒載澂
貝勒(載澂支系)
任職期間:1896年—1898年
封爵廢除,併入恭親王
前任:
祖父恭忠親王奕訢
恭親王
任職期間:1898年-1936年
繼任:
七子恭親王毓嶦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