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

最後的巨人

旅行的意義:從普拉斯的作品開始。

100203_Place.jpg

有時會看到某種企劃,訪問名人的「孤島用品」。

這裡所謂的「孤島用品」不是生活必需品之類的東西,而是像書啦唱片啦之類的文化商品,也就是說,這類企劃的重點在請教名人們:「如果孤身處在一個無人荒島上,有什麼藝文創作品是你希望帶在身邊的?」至於「沒電怎麼聽唱片?」這類實際問題,暫不考慮。這種企劃得到的答案有時趣味有時無聊,名人們的選擇老實說變化也不太大,不過有回這類企劃提及「如果孤身處在荒島上,你希望帶什麼書?」時,有位名人(印象中是 Umberto Eco)的回答,十分有意思。

他說,他想帶一本電話簿。

帶電話簿不是帶通訊錄,作用自然也不是用來懷念自己還有哪些見不著面的親朋好友,此君(記得應該是 Eco,但又實在不敢肯定)想要電話簿的原因是:上面有那麼多人名,我可以替每個人編故事,一點都不會無聊。

前幾天因公到國際書展會場去訪問了法蘭斯瓦‧普拉斯(Francois Place),訪談當中,想起這事。

普拉斯是法國的圖文繪者,也參與過動畫製作;除了自己的獨立圖文創作之外,普拉斯也常與其他作者合作繪製插圖。普拉斯在 2008 年的國際書展就來過台灣了,當時他的《歐赫貝奇幻地誌學(Atlas Des Geographes d’Orbae)》第一冊在台灣出版,除了在書展會場展出他的部份原稿之外,也舉辦了簽書會;彼時因故無法參加,但事後時報出版社的主編小毛仍很義氣地送來一本簽名書,普拉斯在書的蝴蝶頁畫了一小格速寫,甚至臨摹寫了中文「臥斧」二字,足見誠意。

100203_歐赫貝01.jpg
《歐赫貝奇幻地誌學》第一冊繁體中文版封面

2010 年的一月份,普拉斯的得獎作品《最後的巨人(Les Derniers Geants)》繁體中文版上市,加上今年的主題國又是法國,小毛又邀他來台;在 2009 年底時談起此事,小毛提及可以安排專訪,看看時間許可,這回當然得去。

《最後的巨人》原書出版時間其實比《歐赫貝奇幻地誌學》要早(前者在 1992 年出版,後者第一冊出版於 1996 年,直到 2000 年才出齊後續兩冊),故事長短及文字量也差別甚大(《最後的巨人》文字量較少,《歐赫貝奇幻地誌學》當中不但包含了 26 個短篇故事,每篇故事的文字密度也較大),不過兩者其實有些共通的主題,包括旅行以及不同文化相遇時產生的衝擊等等,《最後的巨人》篇幅較短,談的主題面向也比較集中,《歐赫貝奇幻地誌學》篇幅較長,又分了不同的章節,能夠闡述的角度也就更為多元豐富。

有趣的是,雖然普拉斯對旅遊主題情有獨鍾,但他承認自己是個沒什麼旅行天份的人──普拉斯認定的「旅行」,其實有點像是「流浪」,即是「設法前往某一地,在當地生活足夠長的時間,讓自己與環境及文化產生相互的交流」,而現今大多數人所謂的「旅行」,則是快速地到達目的地,看看景點名勝之類的,這類行為,普拉斯覺得只算是「觀光」;至於他每回出國,幾乎都是因公之故,這樣子的移動,其實就只是「工作」了。

雖然沒什麼「旅行的天份」,但普拉斯對於古代的遊記、地圖集等等人文地理紀錄相當著迷,這些作品反應出「個人觀看世界及文化的角度」,也啟發了他的創作靈感;遊記及地圖集似乎是對於一種對於「異地」的明確指引,但只要稍微思考,讀者不難發覺,它們雖然標誌出了的部份樣貌,勾勒出部份輪廓,但總還有許多物事是必須親身經歷的──那裡的人們吃這樣的食物,是怎麼栽種、怎麼採集或者怎麼捕獵的?為什麼那裡會有這樣的祭典,為什麼如此計算曆法的週期?那裡的習俗中為什麼有這樣的舉措,背後是否有某個美麗或者懾人的神話故事?地勢如此奇特的那裡,人們會發展出怎麼樣的居住方式、用怎麼樣的工具進行移動?

100203_最後的巨人.jpg
《最後的巨人》繁體中文版封面

是的,只要運用想像力,遊記及地圖(以及前述的電話簿)幾乎是最佳觸媒,讓讀者用自己已知的知識、查獲的資料當成素材,重新組合編纂成無數幻想,每個幻想的模樣都能奇特到不可置信,但又著落在堅實的紀錄細節上頭。

──這其實正是最好的故事典型。一如普拉斯的圖文作品。

訪問普拉斯的隔天,與香港身兼文化評論者、出版社經營者、電視媒體工作者、散文名家等等身份的作家梁文道見了面,在訪問裡談到大眾小說時,提及楊照在《歐赫貝奇幻地誌學》第二冊封底寫的一句話:

「在這樣的時代,故事之所以消失,不是說故事的人不見了,而是聽故事的人不見了。」

本來覺得,「聽故事的人不見了」或許是閱聽者開始疏懶於使用想像力的結果,不過梁文道另有解讀,他認為這是因為「聽故事的人自己也變成故事了」──大眾小說提供讓讀者移情、代換進入另一個人生的作用,已經被線上遊戲取代,除了也能用另一種身份經歷另一種生活之外,線上遊戲還可以與其他同在那個世界的人產生互動。

100203_我執.jpg
梁文道散文集《我執》繁體中文版封面

梁文道的看法極有見地,那晚回頭一想,覺得兩種結論之所以各異,或許因為著眼的重點不盡相同:使用想像力得經過一些練習的功夫,閱讀文字或者圖像,讓這些創作進入大腦,進而構築出屬於自己「故事之外的故事」,這是需要時間及歷練一起沉釀的結果,看得愈多、感受得愈多,回頭閱讀早些年讀過的故事,常會再生出另一層體悟感受。這不是從甲機場移動到乙機場的觀光行程,而是利用知識經驗的積累及長時間與另一文化互動所產生的旅行。

重新閱讀《最後的巨人》以及《歐赫貝奇幻地誌學》,開始想像:在普拉斯揭露採集呈現的這些片段資訊之外,那些國家當中還發生了哪些故事──這些故事之外的故事,充滿令自己也驚訝不已的發展,也絕對私密。

或許,才是旅行的意義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