蓴菜(Brasenia schreberi)
| ||||||||||||||
科學分類 | ||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||
二名法 | ||||||||||||||
Brasenia schreberi J.F.Gmel., 1791 |
蓴菜(brasenia schreberi),又名「水葵」,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。性喜溫暖,適宜於清水池生長。
由地下葡萄莖萌發鬚根和葉片,並發出4~6個分枝,形成叢生狀水中莖,再生分枝。深綠色橢圓形葉子互生,長約6至10公分,每節1~2片,浮生在水面或潛在水中,嫩莖和葉背有膠狀透明物質。夏季抽生花莖,開暗紅色小花。
《詩經·魯頌》提到:「思樂泮水,薄采其茆。魯侯戾止,在泮飲酒。」[1]《世說新語》也記載有「千里蓴羹」的名言[2]。晉朝張翰因見秋風起,乃思吳中菰菜、蓴羹、鱸魚膾,曰:「人生貴得適志,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!」遂命駕而歸。[3]自古吳人好蓴菜,宋朝陳普《秋日即事詩》中提到「季鷹自是知機者,一念蓴鱸便到吳。」
嫩葉可供食用,蓴菜本身沒有味道,勝在口感的圓融。中國的江蘇太湖、浙江蕭山湖和杭州西湖有蓴菜生長。蓴菜在台灣幾已絕跡,過去多產於日月潭[4],後來發現密生崙埤池亦有蓴菜。蓴菜本身含有豐富的透明膠質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蓴菜具有腸胃方面之保健效果。
- 蓴鱸之思:松江鱸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